孩子身高体重正常吗?这几个“坑”,你可能也踩过……

来源: 2019/10/9 13:40:55 点击:

乐乐妈妈带着9个月大的宝宝

来到娄底博爱医院体检

见到医生,她就着急地问


 乐乐妈妈 

我家孩子是不是体重太轻了?


乐乐平时能吃能睡

体重有17.8斤,身高72.5厘米

但家人总是觉得他长得不够壮

尤其是对比隔壁家的“小胖子”瘦了不少

医生详细询问了乐乐的出生情况及喂养情况

都没什么问题

又评估了乐乐的身高、体重

与同年龄孩子比较

也都在正常范围内

一番检查后,医生告诉乐乐妈妈


别太担心,孩子的体格生长是正常的。


但乐乐妈仍不放心


乐乐妈妈 

邻居的孩子8个月大,身高73厘米,体重有23斤,差得也太远了。



一边说,她还一边翻出手机的照片给医生看

看了照片,医生皱了一下眉

从照片上看

乐乐邻居家的娃体重可能超重了

查看了乐乐此前几个月体检的资料后

医生总结说


孩子现在的生长速度是正常的。每个孩子的体重、身高,都有独特性,是允许在正常范围波动的。不要个体去比较孩子,要按照标准评估。


像乐乐妈妈这样的家长,不在少数

孩子的身高、体重是否正常

最容易引起家长的焦虑


孩子生长发育的“坑”
你踩过吗?


在医院,医生经常遇到这两类家长:孩子生长发育正常,家长却过分焦虑及担心;部分孩子出现生长异常,父母却未引起重视。


常见的生长误区,有以下几点:


误区1:孩子长得慢,一定有问题


有不少家长忽视孩子的自然生长规律,主观认为近期生长慢是异常的。其实孩子的生长是连续的,但不是匀速性的。


出生后第一年,是第一个生长高峰。一般3个月的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,1岁时体重是出生时的3倍;1岁身长约为出生时的1.5倍;第二年后,生长速度趋于稳定。青春期生长速度又加快,是出生后的第二个生长高峰。



误区2:身高体重,达到平均值才正常


其实不然,孩子的身高、体重,在同年龄、同性别儿童中,正负两个标准差之间或第3至97百分位之间都是正常的,并非达到平均值才达标。


有些家长喜欢拿自家孩子的身高、体重,与别家孩子比较,看到别人家孩子高或胖就羡慕、焦虑。其实,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,只要按标准评估在正常范围,就不要太担心及焦虑。



误区3:拿单次体检结果,判断孩子发育情况


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个连续的过程,体格的生长受营养、遗传、疾病、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,建议动态、连续测量孩子的身高、体重增长情况,了解孩子的纵向生长趋势。


家长们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定期体检,这样可能不能及时发现他们体格生长的异常。



误区4:拿足月儿生长标准,评估早产儿


其实,早产儿需按校正年龄评估体格生长,家长们需要咨询专业医生意见。



怎么给孩子做体检才科学?
记住医生教的这三招


 定期体检

宝宝满月后进行第一次体检,1岁内每两个月1次,1岁-2岁每三个月1次,2岁-3岁每半年1次,3岁后每年1次。对于高危儿,需根据具体情况增加体检次数,及时发现异常,早期干预。


 绘制生长曲线

定期测量孩子的体格生长指标,如身高、体重、头围,获得的数据在标准生长曲线图上画点、描记,多点连线就是孩子的生长曲线。


在生长曲线图中,只要在正负两个标准差之间都是正常的,也就P97-P3都是正常的。如生长曲线在P3以下或P97以上、曲线向上或向下超过2条主百分位线、连线2次点使曲线变平或下降,那就表明孩子生长出现异常了。


 特殊孩子需专业监测

近期反复生病或重症疾病之后的孩子,需医生评估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,进行喂养指导。

另外,高危儿如早产儿、小于胎龄儿、足月小样儿、巨大儿,容易出现体格生长的偏离,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喂养,定期监测身高、体重的增长,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调整喂养方式。


点击拨打电话 点击在线咨询
医师团队
  • 刘建堂 功能科主任

    博爱医院功能科主任

    擅长 ......

  • 刘雅芝 副主任

    博爱医院产科副主任

    擅长 阴道炎、宫颈糜烂、保宫人流、附件炎、盆腔炎、月经不调、卵巢囊......

  • 曹琼 妇科医生

    博爱医院副院长

    擅长 宫、腹腔镜妇科手术。在围产期保健、产科急危症、并发症如产后出......